江苏盐城:“一河一策”让河道生态治理显成效
 
来源:环境与生活        发稿时间:2020-07-12 23:08:08        发稿编辑:影子
  江苏省盐城市是长三角中心区的沿海城市,辖区河网交错水系发达,但河湖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2017年盐城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推动河湖水污染防治。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盐城市“一河一策”的河湖生态整治措施推进了河长制工作落实,又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水生态环境支撑。

  河长制破解“多头管理,

九龙治水”尴尬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河道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城市河流流速缓慢、污染源较多等特点加剧了城市河道的污染程度。在发展中国家,想要彻底解决水污染治理难问题,首先要构建一个统一性制度,从制度框架角度入手,开展水资源管理活动,避免跨界所附属的不确定性问题对治理工作的不良影响。

  2016年底,我国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正式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河长制。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也同时将河长制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河长制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辖区内重要河流的河长,以负责河道、水源地的水环境、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的制度。河长制打破了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发展的格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河长制抓住了河湖治理的关键点,突破了以往“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为水环境治理找到了新的出路。江苏省是首创河长制的省份,随后河长制被推广到各省市。2017年,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7-2020年)》,在治理任务方面将8项任务细化分解,逐级下达,并且在联防联控机制上,率先实行了“一河一档”、“一河一策”,明确河湖治理的4大清单,尝试打造“一地一策”、“一城一策”,并将全面推行河长制纳入《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河长制的工作任务。

  “百河之城”实施一河一策

  盐城市地处里下河地区,市区河流纵横交错,水系发达,号称“百河之城”,全市有129条省骨干河道、11个省管湖泊湖荡、393条县级河道和4798条乡(镇)级河道。盐城市境内地势平坦,河渠纵横,随着“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该市对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7年,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水利厅的河长制文件精神,盐城市出台了《盐城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并逐步完成河长制配套制度体系建设。2018年,盐城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提升全市河湖管理保护水平,实施“一河一策”,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水功能区达标整治。

  随后,盐城市推动河、湖水污染防治,按照“标本兼治、水岸同治”的思路实现河道常管长治,其中盐都区重点建设了大马沟、蟒蛇河等绿色景观带,并且近年先后完成了小马沟、朱沥沟、东涡河等85公里绿色景观带建设。因此,笔者在盐城市市区选取三条典型的代表性河流——串场河、大马沟、小马沟,它们分别为跨流域、市级重点和区级重点河流,通过水质监测数据,评价河道生态整治前后的水环境效果,剖析基于河长制的“一河一策”的生态整治的水环境效应。为推行河长制、实施可促进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保障盐城市“生态立市”部署提供科学支撑。

  串场河俗称下河,初为唐代修筑海堤时形成的复堆河,也是我国盐文化的摇篮。南起海安县西的通扬运河,向北流入射阳河。在研究区内,串场河选了3个采样点,分别是迎宾桥、世纪大道和盐渎路以南与串场河相交处。串场河是重要跨区域性河流,从2016年进行河道整治,新建沿河游路和植被绿化。到2018年,盐城城南新区全力开展串场河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盐都区地处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是盐城市河(湖)长制实施方案示范区,是打造一批“一河、一城、一地”河长制的工作样本。盐都区编制“一河一策”,选取大马沟作为样板,并且陆续完成小马沟、朱沥沟、盐河和冈沟河等骨干河道的绿色景观带建设。

  大马沟是盐城市盐都区界内的一条河流,从新河向北流经大马沟生态公园、世纪大道、大马沟桥、蟒南路,最终流入蟒蛇河。大马沟生态公园北至世纪大道,南到盐塘河,设定两个采样点,另外,在大马沟的其余河段由北向南设定了3个采样点。

  小马沟是位于盐城市盐都区界内的一条河流,由新河流出,途经南环路、海洋路、盐渎路、新都路、青年西路、光明路,汇入蟒蛇河。小马沟的盐渎路到南环路北侧河段已经进行河岸生态整治,我们设定了两个采样点,另外,还在该河流的其余河段由北向南设定了两个采样点。

  水质监测与评价结果

  研究团队所设的采水器于水面以下0.3米处,将水样采集到500毫升聚乙烯瓶和有机玻璃瓶中,并在0到4摄氏度之间保存。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取总氮、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本次水质评价的4项指标。水质指标监测方法依据《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采用国家相关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水质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方法。

  2018年11月,串场河、大马沟和小马沟三条河流选取的11个采样点,检测发现串场河的总磷、总氮、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浓度为0.343毫克/升、2.578毫克/升、1.242毫克/升和4.7毫克/升;大马沟的总磷、总氮、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浓度为0.224毫克/升、1.947毫克/升、0.98毫克/升和7.4毫克/升;小马沟的总磷、总氮、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浓度为0.323毫克/升、6.66毫克/升、2.587毫克/升和5毫克/升。相比串场河和小马沟,大马沟的总磷、总氮和氨氮的浓度较低,但大马沟的高锰酸盐指数浓度较高。

  在空间上,串场河各采样点的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的变化不明显,但总氮浓度变化相对较明显;大马沟各采样点的总磷含量变化不明显,而总氮、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的变化较明显;小马沟各采样点的总磷含量变化不明显,但总氮、氨氮和高锰酸盐浓度变化十分明显。

  河道生态整治的水环境效益初显

  串场河是跨区域河流,源头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境内,由南向北流入盐城,是盐城的母亲河。

  在本研究区域内,串场河由南向北流经盐城城南新区和老城区,新都路以南河道提岸为土岸,新都路以北为石岸。盐城老城区的串场河已经进行了专项整治,清理了河道中的杂物及淤泥。2018年,城南新区开始开展串场河水环境整治行动。2019年,盐城市市政府启动串场河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串场河的生态整治方案,推进河长制,做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为串场河水环境改善提供支撑。

  大马沟是盐都区河长制“一河一策”的样板河流。大马沟盐龙段和潘黄段进行了综合生态整治,清理了河道中的水草、垃圾等杂物,关掉和拆除了河岸边污染企业和违规建筑,建立了大马沟生态公园。大马沟生态整治对氮、磷污染物控制的效果比较明显,不仅提升了河道的水质,还改善了河道的水环境,“河长制”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大马沟河道水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机制。

  相比串场河和大马沟,小马沟河段的生态整治开展得较晚,其水质情况也是较差的。大马沟蓝海路-青年路河段进行了生态整治,其水质评价为中度污染;其余河段还未进行生态整治,水质评价为重度污染。

  总之,推行河长制是维护河湖水体健康的有效措施,是落实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建立“一河一策”是推动河长制的重要行动指南。盐城市通过落实推行河长制的工作要求,制定的“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的河湖生态整治措施,建立水下岸上的共治,可有效地维持河道功能永续利用,对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水环境和水生态有显著的成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