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天堂中央”好风光
 
来源:湖州日报        发稿时间:2019-10-02 12:13:15        发稿编辑:影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在苏杭之间画一条线,你会发现湖州刚好处于“天堂中央”。

  都说“天堂中央”好风光,她美在“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诗人吟诵里;她美在2300多年历史留下了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里;她更美在城乡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里。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城市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城市框架逐年拉大,城市面貌日益更新,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数字为证!至2018年底,湖州城市人口规模从解放初期的5万人扩大到192万人,城市化水平从解放初期9.7%提高到65%,建成区面积从解放初期的5平方公里扩大到103.9平方公里……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鸿篇巨制,让湖州以闪亮姿态屹立太湖南岸,也让湖州人油然而生所处“天堂中央”的幸福感。

  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市民几乎都要重新认识一遍湖州,短时间发生的巨变,更是让许多奔波在外的湖州人惊叹城市容颜更新的速度。

  而在许多老湖州人的记忆里,儿时的湖州就像是一张尘封已久的照片:城区小小的,街道窄窄的,楼房矮矮的,色调灰灰的……据城建档案记载,由于历史原因,湖州旧城陋街窄巷状况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多次编制城市规划,按规划建设城市,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拓宽、新建主要交通干道,修建桥梁,80年代中期起,城镇规划陆续编制,并逐步修改完善,90年代,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新世纪以来,城乡建设力度大、质量高、速度快,带来了城市品位及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以中心城区为例,“蟹墩子”曾是中老年湖州人最为深刻的记忆,当时沿同岑路、志成路、红旗路、人民路一带,集聚着诸多商业单位、老字号美食小吃和休闲娱乐场所,虽然只有小小的一圈,已是湖州人眼中的繁华之地。

  时至今日,“蟹墩子”早已向四周扩展。以月亮酒店、双子大厦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建筑尽显摩登气息;奥体中心、大剧院,图书馆、科技博览中心既是湖城地标,又满足民生需求;项王公园、长岛公园、仁皇山公园、毗山遗址公园,是湖城中心的生态美地;湖山大道、湖长二通道、外环北路、南太湖大桥、苕溪路、仁皇山大桥等基础设施是奠定湖城发展的基石,布下环网相连、方便快捷的通衢大道……

  湖州变大、变高、变美的背后,是壮士断腕的发展决心。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累计腾空土地14.3万亩,受益群众约29.6万人;115个小城镇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其中有44个小城镇被评为省级样板;“三改一拆”工作连年走在全省前列,在省内率先实现“基本无违建县(区)”全覆盖……近年来,我市以“大拆大整”换来“大建大美”,随着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三美同步”建设宏图大展,一个彰显山水清丽之美、形态精致之美、人文气韵之美的湖州正踏步而来。

  半城繁华半城绿。这些年,在湖州大手笔书写的城乡建设恢宏长卷中,生态文明始终是浓墨重彩的部分。

  改革开放前,我市只有一个人民公园。如今在湖城市中心,每出行数百米左右即可到达一处或大或小的特色公园、生态景观,其以青为色、以古为蕴,粉墙黛瓦现于浓密树荫中,小桥曲径置于繁茂花草间,如同诗画的自然生态,让市民与城市喧嚣保持最优雅的距离。

  从湖城衣裳街、小西街、状元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到仁皇山、梁希、西山漾等大型生态公园,从“五河十岸”水环境整治、五山五漾五公园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工程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古村落保护等工作全面铺开,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江南水乡、千年古城的地域特色,深入做好“近山、亲水、塑文”三大工程,努力在城市建设中彰显特色、打造亮点。

  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7%以上,成功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让水更绿;全市812个5000平方米以上工地安装颗粒物和噪音监测设备,让天更蓝;全市432个小区、29.3万户居民实施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在全省率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率、无害化率两个100%,让地更净;全市累计建成绿道630公里,高质量建设了5分钟亲水见绿圈,让城更绿。

  得益于生态环境工程如火如荼,未曾停歇,至2018年底,中心城市绿化总面积达5317.89平方米,绿地率42.86%,人均公共绿地17.73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在着力开展城市公园建设的过程中,我市高度重视历史文脉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展示,出台了一批涉及名城保护、街区保护、文物古迹保护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名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作现已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载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湖州,山、水、城、人互融共生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这些年来,在城市蝶变的同时,众多湖州人也完成了从最初的平房到低层楼房,再到带电梯高档小区的居住变迁,一步步接近着诗意栖居的梦想。另一方面,伴随着住房保障、危房改造、老小区整治提升等一大批惠民工作的扩面提质,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从建设量、保障分配量和保障覆盖率等方面看,近年来湖州的住房保障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现累计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已达20.8万户,全市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6%以上。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步伐的同时,不断降低公租房申请门槛,延伸保障范围,压缩审核时间,加快分配速度。

  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市在构建多方联动的“红色物业”体系的同时,全面开展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针对中心城市72个“准物业”小区和97个拆迁安置小区10大类痛点难点问题开展整治提升。目前物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赢得了居民肯定,而多元产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设,也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

  历史无声,岁月有痕。70载风雨历程,湖城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质拔节生长,可谓实现了高质量建设与美丽宜居协同发展。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奔着建设更美好城市的梦想,湖州,又开始新的逐梦之旅。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