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PVC行业特点
盘点2008年中国PVC行业,主要有以下7个特点。
(1)生产能力继续扩张,增长幅度明显放缓。
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筑业与塑料加工业的发展,PVC需求量迅猛增长,尤其是2003年中国PVC反倾销胜诉之后,高额利润和低行业门槛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进入该领域,国内PVC改扩建、新建项目纷纷上马。2005年中国PVC生产能力同比增长46。38%,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PVC生产国。
随着中国PVC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此同时,PVC市场价格下滑,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原料供应问题突出。但是扩产、扩能仍在进行,PVC的生产能力继续增加,而国内PVC装置的开工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008年装置整体开工率降至60%以内。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世界PVC生产能力为3 756万t/a,产量为3 433万㈠中国PVC生产能力达到1 581万t/a,较2007年的1 448万t/a增加9.2%,增长率较前几年明显放缓,实际产量为881.7万t。
(2)装置开工率低,产量出现负增长。
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地区遭遇大范围雨雪天气,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和铁路运输中断,对PVC行业的生产以及产品运输造成巨大的影响;5月份四川汶川的地震灾害造成四川省内PVC生产企业大面积停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2008年中国PVC产量为881.7万t,与2007年产量971.7万t相比减少9.26%,出现负增长。
(3)市场价格呈现“过山车”式波动。
2008年中国PVC产品市场价格呈现“过山车”式波动。上半年在原材料价格高涨的背景下,PVC价格也水涨船高,最高价格在9 000元/t左右;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游需求严重萎缩,PVC价格大幅跳水,曾降至5 000元/t左右,从最高到最低降幅超过40%。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给企业制订生产、销售计划带来较大的困难。
(4)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企业处境艰难。
由于前几年PVC生产企业扩产速度较快,行业内PVC产品已经开始供过于求,行业逐渐进入整合期。随着PVC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销售价格下滑,行业盈利水平迅速下降,尤其是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游需求走势低迷,库存量增加,销售价格持续大幅下滑,亏损严重,越来越多的PVC生产装置进入停车状态,开工装置的负荷也大幅降低,企业处境艰难。
(5)进出口市场发生较大变化。
2008年受到人民币升值、国外反倾销的影响,中国PVC产品出口外销难度增大。从第三季度开始,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迅速回落,国外PVC产品成本大幅降低,中国PVC产品的成本优势也逐渐消失,出口量锐减。
(6)大量单体涌入中国,沿海企业绝路逢生。
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油价一路走低,一度跌破50美元/桶,乙烯法单体具有了明显的成本优势;国外PVC市场的不断萎缩,促使大量的VCM涌入中国。VCM价格相对较低,使国内沿海PVC企业如同久旱逢甘雨,一些停产多年的PVC企业绝路逢生,为沿海和有条件装卸单体的企业维持正常生产运营提供了可能。
(7)行业逐渐进入整合期。
由于目前国内PVC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2008年一些原盐企业、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开始收购重组或新建PVC生产装置,碱电联合、碱盐联合成为发展趋势,有条件的企业甚至采取煤-盐-电-碱-塑料加工的大联合模式,这些资源和能源生产企业的进入将进一步加速国内PVC产业的整合。金融危机的到来也将加速行业的整合。
长远来看,中国PVC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短期的调整对行业健康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经济增长缓慢、国内外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加快生产技术升级,提升产业集中度,蓄势待发迎接下一轮景气周期的到来,可谓转“危”为“机”。但展望2009年,中国PVC行业仍要面临严峻的考验,行业的发展也存在诸多变数。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证中国PVC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值得行业内有识之士认真分析和思考。
2中国PVC供需状况
2.1生产情况
2008年,全国PVC产量为881.7万t,同比增幅为-9.26%;进口量为112.7万t,同比增幅为-13.6%;出口量为64.6万t,同比增幅为-14.2%;表观消费量为929.7万t,同比增幅为-5.7%。2008年中国PVC生产能力增速放缓,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出现负增长,这与2008年下半年行业盈利水平降低和产品价格大幅缩水不无关系。中国PVC行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PVC行业将进入一个相对较为残酷的整合期。
比较国内PE、PP、PVC三大合成树脂的产量,2008年PE产量为689.5万t,同比增幅为-0.43%;PP产量为733.2万t,同比增幅为2.88%。2008年,在三大合成树脂中PVC产量居第1位,但增幅为-9.26%,出现较大的负增长,PVC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影响最大,金融危机的到来将加速行业的整合。
2.2供求平衡状况
2008年中国PVC进口量为112.7万t,同比降幅13.6%;出口量为64.6万t,同比降幅14.2%;表观消费量为929.7万t,同比降幅5.7%。表观消费量出现负增长,说明需求回落,进口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2008年受到人民币升值和国外反倾销的影响,中国PVC产品出口外销难度增加。金融危机开始后,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迅速回落,国外产品成本大幅降低,中国PVC产品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出口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受到价格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PVC出口量出现明显的增长,1-6月份总出口量近40万t。进入下半年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从8月份开始出口量有较大幅度的萎缩。
2008年,反倾销进入复审,相关保护形同虚设,进口PVC树脂再次冲击国内市场。2008年9月29日,商务部公告宣布,根据国内主要PVC生产企业的要求,将对原到期的PVC反倾销案进行相关复审,最终结果将于2009年9月29日公布。随着整体化工行情的走弱,进口市场气氛持续低迷,巨大的价格顺差使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PVC树脂的可能性增加,中国政府采取的反倾销保护措施逐渐失效。
比较国内PE、PP、PVC三大合成树脂的供求平衡状况,2008年PE产量为689.5万t,进口量为458.7万t,出口量为17.6万t,表观消费量为1 130.6万t;PP产量为733.2万t,进口量为283,9万t,出口量为4.4万t,表观消费量为1 012.7t;PVC产量为881.7万t,进口量为112.7万t,出口量为64.6万t,表观消费量为929.7万t。虽然PVC总产量在三大合成树脂中排在第1位,但表观消费量排在第3位,且国内产量占表观消费量的94.8%,说明中国目前PVC产业与2001年相比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改变了PVC树脂50%依赖进口的局面,国产PVC树脂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国内PVC市场需求。生产能力扩大后,将越来越依赖于出口维持供需平衡。 2.3消费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PVC树脂用于加工成薄膜、硬管、软管、鞋底、全塑凉鞋、板材和人造革、等制品,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中国以包装材料、人造革、塑料鞋等制品为主的PVC软制品消费比例逐年下降,而随着乡村城镇化、城市房地产建设的集中发展,异型材、管材、板材等硬制品的消费比例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引进生产技术并工业化生产的建筑用给排水管材、异型材门窗等制品现已被广泛采用,并成为国家鼓励使用、积极组织推广的新型建材。目前,塑料管材和异型材在建筑用管材及门窗中使用的比例已分别达到30%和15%。
虽然中国房地产行业相对于汽车、石油、钢铁等行业是个新兴行业,但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仅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即已超过了10%。自从中国宏观调控的基调调整为“一保一控”之后,各地建筑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当前房地产业的严峻形势,部分PVC业内人士提出了“爬雪山、过草地”的口号。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建筑塑料管和塑料门窗平均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分别达到50%和25%,这将需要各种塑料管和门窗型材约150万t/a。加上高分子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保温材料及其他建筑用塑料制品,总需求量约为500万t/a。而这段时间由于房地产业的走弱,建筑行业对PVC的需求量锐减50%左右,导致PVC管材和型材企业开工低迷,也使PVC市场笼罩在一片阴霾中。
虽然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但中国塑料管道行业预计近一两年仍将会以大于10%的速度增长,因为中国政府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将为塑料管道产品带来巨大的市场。即使是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机拖累,2008年中国塑料管道产品产量仍达460万t,比2007年增长了31.4%。业内人士认为,塑料管道产品每年大于10%的增长率有可能要持续三四十年,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都相对落后,不论遇到多大的经济危机,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大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在市政公用设施方面还相对落后。今后10-20年的时间内,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投资需求不会降低,并将向城郊、城镇和中心村延伸和扩大。“十一五”期间,中国市政公用设施总投资将达到50 00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0%。比如近年城市和农村新建建筑面积将达10亿m2/a。在这个过程中,塑料管道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10项措施,其中多项措施都能给塑料管道行业带来机遇。比如,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等,这些都将为塑料管道行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另外,四川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新农村水、电、路、气、房的建设工程等都需要大量的塑料管道。
中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解决城乡居民饮用水问题已成为首要难点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给水工程已成为各地基础建设的重点,国家也将大型的水利设施建设列为工作重点。专家预测,到2010年城市供水量将达700亿m3。给水工程将是塑料管道历史性大发展的第二大机遇。中国正在运行的城市供水管,约有13万km已到使用年限,需要更新和修复。在未来10年内,仅此一项投资就将高达8 000亿元。
但近年来,在一些传统的PVC塑料管道领域,PE和PP-R的替代势头明显。其他品种对市场份额的蚕食以及含铅稳定剂在与食品类产品接触的PVC管材中的禁用,对PVC管道的发展又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用表观消费量数据代替国内需求及从人均占有PVC量进行分析,国内PVC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两年内,PVC需求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近年来中国PVC的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情况见图3。
2.4市场情况
2008年年初,受南方暴雪天气及春运的影响,电石及PVC货物外运受阻,多家PVC企业的开工率较低,造成PVC货源急剧减少,价格一路攀升,这种行情一直持续到2008年春节前。
2008年春节后,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市场价格持续上调、市场货源偏紧、需求增长持续清淡所构筑成的相对僵持的市场异常状态一直持续到5月底。
2008年6月,随着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石化产品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上涨,乙烯价格也由2008年5月末的1 480-1 520美元/t(CFR东北亚)上升到2008年6月上旬的1 550-1 600美元/t(CFR东北亚),拉动乙烯法PVC价格在2008年6月初上涨200元/t。电石法PVC价格在6月上中旬上涨300元/t后下旬稳定在8 650-8 750元/t。
奥运会期间,各比赛地周边地区危险化学品运输受到严格控制,且电价上调,使电石因成本大幅上升而提价。由于限电和电石供应不足,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PVC生产企业开工率只有30%-40%,产量降低和成本升高支撑电石法PVC价格上涨150-200元/t,乙烯法PVC价格上涨200元/t,之后保持稳定。下游加工制品价格难以提升,对高价PVC难以接受,成交持续不旺,市场形成僵持格局。
受从第三季度开始的原料价格不断下跌和需求持续低迷的拖累,2008年10月份国内PVC市场价格继续滑落,产量继续下降,需求继续萎缩,行情继续疲软。到2008年11月中旬,国内PVC价格跌至下半年的谷底,华东、华南地区电石法PVC主流价格直跌到5000-5 200元/t,乙烯法PVC价格也下滑到5 200-5 350元/t。此后,社会流通资源渐少,在需求支撑不足的情况下,PVC行情短暂冲高后大幅回落。但在2008年最后一个月再次大幅上扬,难以确定此轮上涨能维系多久。